中國網6月21日訊 俄羅斯《軍工信使》周刊發表俄軍退役上校、俄羅斯總參謀部軍事學院無線電電子戰教研室原高級教師米哈伊爾·柳賓的文章,簡要介紹了蘇聯與俄羅斯無線電電子戰的曆史。

  無線電電子戰是為了需要破壞敵人軍隊的無線電通信而出現的。在日俄戰爭(1904年到1905年)期間,作為一種無線電對抗措施,俄羅斯艦隊的水兵於1904年4月15日在世界上首次使用了故意的無線電幹擾,在日本海軍分艦隊炮擊中國東北旅順港內停泊場時嚴重幹擾了敵人炮火校正艦的無線電通信。為了紀念這一曆史,俄羅斯武裝力量把這一天定為無線電電子戰專家日。

  上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

  在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無線電幹擾會偶爾使用, 而其目標隻是用於指揮軍隊的無線電通信設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作為部隊和武器指揮係統的技術基礎,在廣泛使用無線電通信設備的同時,也廣泛使用了其它無線電電子設備,尤其是雷達,它在國外和蘇聯空軍進行的作戰行動中成為無線電電子戰的首要目標。這就是為什麽需要適當研究無線電電子戰的發展曆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對德國防空係統的雷達站進行無線電電子幹擾,美國和英國的轟炸機從1943年7月開始實施大規模的被動(使用金屬半波偶極子反射器)和主動(利用專門的無線電發射機)幹擾行動。同時,為了幹擾敵人的空中目標搜索雷達、戰鬥機瞄準雷達和高射炮目標指示雷達,盟軍約10%的轟炸機被改裝為幹擾機,執行保護己方主要攻擊力量編隊的任務。此外,為了使每架飛機能夠自我保護,飛機還裝備了被動和主動幹擾設備,用於幹擾敵人的防空武器指揮無線電電子設備,也就是高射炮的瞄準雷達和戰鬥機的機載雷達。據國外的專家們估計,有幹擾掩護的轟炸機與沒有幹擾掩護的轟炸機相比,其損失減少了約二分之一。

  蘇聯空軍為了幹擾敵人的防空係統雷達,從1943年8月開始使用被動幹擾措施。每個遠程航空兵轟炸團撥出2至3架飛機,在被掩護飛機的前麵,機組人員每隔10秒鍾拋撒一包含有200個長25至30厘米的紙金屬條的幹擾物,以幹擾敵人的防空部隊與武器指揮雷達。為了確定飛機進入雷達探測範圍的時間,使用了СОЛ-3型和СОЛ-3А型機載雷達探測器。由於及時使用幹擾措施,結合采用反高射和反殲擊機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飛機的損失,提高了遠程航空兵的攻擊效果。

  衛國戰爭結束以後,蘇聯的多家國防企業(主要是中央無線電技術科學研究所、新西伯利亞市的航空儀器研究所以及薩馬拉市的“屏蔽”研究所等)研製並於50年代初為本國空軍裝備了更先進的被動幹擾設備,其中包括用玻璃纖維製作的ДОС-113型、ДОС-50型和ДОС-15型偶極子反射器,用於編隊保護的АСО-16型、АСО-28型和АПП-22型偶極子反射器自動拋射裝置,用於單機保護的АСО-2Б型和АСО-2И型偶極子反射器自動拋射裝置。由高級設計師阿布拉莫夫、博爾德列夫、濟尼切夫和科佩洛夫領導的集體研製了機載無線電電子幹擾設備中最重要的、用於飛機編隊保護的ПР-1型、СПС-1型和СПС-2型主動幹擾站以及多種全波段複合幹擾站,由設計師沃爾科夫、馬若羅夫、斯皮裏多諾夫和富爾索夫領導的專家小組研製了用於單機保護的多種主動幹擾自動站。

  在50年代前半期,蘇聯的前線航空兵、遠程航空兵和軍事運輸航空兵的一係列飛機成為研製裝備無線電電子幹擾設備的無線電電子戰飛機的基礎。那一時期開始在幹擾機的基礎上建立獨立的無線電電子戰部隊與分隊(遠程航空兵:1個使用圖-16型轟炸機的獨立航空團,3個遠程航空兵軍團每個軍團有1個獨立無線電電子戰大隊,每個轟炸機團有1個裝備圖-16型轟炸機和圖-22型轟炸機的幹擾大隊;前線航空兵的7個軍團每個軍團有1個無線電電子戰大隊,每個轟炸機團擁有由4至8架伊爾-28型轟炸機組成的幹擾機分隊)。

  50年代以後至80年代

  使用專門的武器摧毀無線電電子目標在無線電電子戰的理論與實踐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眾所周知,在上世紀50至60年代,主要國家的防空係統裝備了防空導彈係統和為它們提供保障的高抗幹擾性無線電電子設備。隻有在協同使用無線電電子幹擾設備和機載反雷達導彈(又稱為反輻射導彈)的情況下,航空兵才能夠成功地突破這種具有高抗幹擾性的防空係統。

  北約國家空軍的飛機裝備了這種反雷達導彈(包括“百舌鳥”、“標準”ARM和“馬特爾”等型號)。根據專門的用途和為了高精度地對準被破壞雷達的輻射而使用無線電電子設備,這樣的反雷達導彈在國外有充分的理由被視為無線電電子戰設備。

  蘇聯空軍於1965年裝備了КСР-5П型機載反雷達導彈係統,這成為蘇聯武裝力量無線電電子戰發展新階段的開始。需要著重指出的是,這種自動對準輻射的高精度武器不僅可用於破壞敵人的防空和反導係統的雷達站,還可用於破壞敵人的無線電通信、無線電導航和其它無線電電子設備。

  在70至80年代,蘇聯空軍裝備了更先進的機載反雷達導彈係統,包括前線航空兵的Х-28П型、Х-58У型和Х-31П型以及遠程航空兵的Х-22МП型。80年代末期,蘇聯成功研製並裝備了世界上唯一的Р-27П型空對空反雷達導彈,它能夠瞄準機載雷達和機載主動幹擾站的輻射。這些導彈的控製係統獲得了高度評價,它們的性能明顯地超過了國外同類型產品,導彈製導精度是後者的2至3倍。如果說國外的“百舌鳥”和哈姆導彈對雷達的摧毀概率是0.3至0.5,那麽根據國家的測試結果,X-58У型導彈對目標的摧毀概率超過0.9。

  在那一時期,取代用於保護飛機編隊的老化的“花束”型主動幹擾站,專用的無線電電子戰飛機和直升機獲得了更為先進的名為“鈴蘭”、“杜鵑”和“彩色玻璃”的幾種型號的幹擾站,它們都采用了最佳的幹擾形式和參數。作為列入無線電電子幹擾係統和機載反雷達導彈控製係統的執行無線電電子偵察設備,由高級設計師馬雷欣和基裏丘克領導的集體研製了新型的名為“樺樹”和“色粉畫”的飛機雷達輻射預警站(其中後者更先進一些),而由高級設計師蘇哈諾夫領導的專家小組研製了用於探測地空導彈和空空導彈發射的名為“罌粟”的紅外線測向儀。

  由於相當大規模地使用無線電電子戰航空裝備,在1974年至1984年期間,蘇聯空軍建立了兩個使用蘇-24МП型飛機和雅克-28ПП型飛機的獨立無線電電子戰航空團、8個使用米-8ППА型直升機和米-8СМВ型直升機的獨立無線電電子戰直升機大隊。在前線航空兵每個使用雅克-28型飛機的轟炸機團中,有三分之一的大隊是無線電電子戰大隊(使用雅克-28ПП型飛機)。

  機載反雷達導彈和無線電電子幹擾設備在上世紀60至70年代局部戰爭中的聯合作戰使用是非常成功的。例如,由於這樣做,美國空軍在越南戰爭期間的損失在1970年至1972年下降到原來的五分之一至七分之一,平均隻有1.7%(即每出動1000架次被擊落17架飛機),而以色列空軍在1973年10月的損失小於1%。應該指出的是,根據國外專家的估計,機載無線電電子戰設備的成本不超過整個飛機成本的10-15%。

  蘇聯研製的航空無線電電子戰設備在第四次中東戰爭(又稱為十月戰爭)中得到了檢驗。1973年10月6日,由120架敘利亞戰機(蘇聯製造)組成的編隊對戈蘭高地的以色列軍隊進行了密集攻擊,隻有1架被對方防空炮火擊落(占0.8%)。這是對以軍空中目標探測雷達、“霍克”防空導彈指揮站、戰鬥機製導雷達及其無線電通信和無線電導航設備進行破壞與幹擾的結果。為了幹擾敵人的防空武器指揮雷達,保護自己的飛機編隊,這些敘利亞戰機首次使用了由蘇聯著名設計師、蘇聯國家獎獲得者卡恰諾夫領導研製的高效幹擾站。蘇聯駐敘利亞空軍司令部的無線電電子戰專家顧問組負責人紮魯賓和馬拉霍夫上校由於成功地組織了無線電電子戰裝備的作戰使用而被授予紅旗勳章。

單機幹擾(幹擾機型號)

  80年代,蘇聯軍隊在阿富汗作戰時,頻繁發生敵人使用紅外製導防空導彈的情況,蘇聯空軍司令部采取了補充措施,即為飛機裝備口徑為26毫米和50毫米的紅外炮彈自動發射裝置。為直升機裝備ППИ-26型紅外線捕捉器,以及裝備СОЭП-В1А型光電幹擾站(由蘇聯高級設計師薩莫傑爾金設計)。由於采取了這些措施,成功地將蘇軍第40集團軍航空兵的損失降低到原來的七分之一至八分之一。

  80年代以後

  最近20多年以來,雖然麵臨不少眾所周知的困難,主要是財政困難,但是俄羅斯的專家們在總設計師、蘇聯國家獎和蘇聯部長會議獎獲得者、俄羅斯功勳發明家、技術科學博士佩魯諾夫教授的領導下仍然堅持不懈地為本國空軍與其它軍種設計和研製急需的無線電電子戰設備。在80至90年代,為了給飛機提供單機和單機互相保護,研製了更先進(其中有吊艙式)的名為“老鸛草”的幹擾站,其主要性能接近於國外的主動幹擾站,有些參數甚至超過它們。由於高級設計師、技術科學博士卡爾馬諾夫教授和卡盧加無線電技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揚波利斯基與加利琴科夫(蘇聯國家獎獲得者)的努力,成功地研製了新一代主動幹擾自動站,它使用的數字技術和裝置能夠確保對信號環境進行分析,調整頻率,形成幹擾種類和幹擾組合的最佳數量,確保必要的幹擾功率和輻射時間。

  由於應用大有發展前途的航空無線電電子幹擾技術,蘇聯空軍無線電電子戰部門的領導人巴赫梅托夫空軍少將和尼科連科空軍少將以及空軍裝備部門領導人阿爾希波夫空軍少將和斯特列爾科夫上校被授予蘇聯國家獎。

  令人遺憾的是,80年代後期和艱難的90年代,在國家經濟下滑、財政困難和裁軍的情況下,俄羅斯所有的獨立無線電電子戰航空團被解散,而遠程航空兵和前線航空兵的轟炸機團中所有編製的無線電電子戰大隊也被解散。另外,獨立無線電電子戰直升機大隊、前線航空兵地麵無線電電子戰部隊與分隊的數量減少了一半。無線電電子戰機構被縮減,例如,無線電電子戰裝備采購部門被撤消。結果導致空軍無線電電子戰潛力發生了嚴重下降。

  無線電電子戰潛力的下降和戰鬥行動組織中的缺陷可以說是俄羅斯軍隊在2008年反擊格魯吉亞對南奧塞梯的侵略中遭受嚴重的不應有的損失的原因:正如媒體所報道的,戰鬥行動開始時,在實際上沒有無線電電子戰設備對敵人防空係統進行幹擾的情況下,敵人防空導彈係統就擊落了俄軍3架蘇-25型戰鬥轟炸機和1架圖-22M型遠程轟炸機。與此同時,由於格魯吉亞方麵實施了無線電幹擾,給俄羅斯陸軍部隊與分隊的指揮造成了困難。

  為了恢複已經喪失的俄羅斯空軍無線電電子戰潛力,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快為飛機(特別是前線航空兵的飛機)裝備單機和互相保護的無線電電子幹擾係統,完善用於編隊保護的無線電電子幹擾係統和自動瞄準輻射的高精度武器,將無線電電子戰部隊與分隊(包括以無人機為基礎的)的數量增加到最起碼的必需的水平,在空軍集團軍與兵團自動化指揮係統框架內完善無線電電子戰部隊與分隊的指揮。

  目前,俄羅斯空軍借助於裝備采用隱形技術和低可探測性的新一代飛機,無線電電子戰潛力正在不斷得到提高,這樣更利於對敵人軍隊和防空武器指揮係統進行無線電電子幹擾。在此需要強調的是,新一代飛機的可探測性之所以大大降低,首先是其使用了新型的可以吸收無線電電磁波的蒙皮材料,這是近年來由俄羅斯多家科學技術研究機構的專家們研製聯合的。

  國外的經驗表明,進一步提高無線電電子殺傷潛力的途徑之一是使用電磁武器,包括用於破壞陸基、海基以及空中和太空無線電電子目標與非無線電電子目標的激光武器。據報刊報道,1998年和1999年,美國先後將HAARP係統(旨在研究太空電離層、發展新型武器和技術的一個研究項目)和HPMW係統(高功率微波武器)投入使用;1999年北約部隊在轟炸南斯拉夫聯盟的行動中使用了數萬枚貧鈾彈;1996年和2000年,測試了作為部隊機動防空係統的戰術高能激光器;2009年和2010年按照“空中激光”計劃進行了用於攻擊飛行的彈道導彈的激光武器試驗。最近20年來的局部戰爭表明,電磁武器和其它無線電電子攻擊方式具有很高的效能。例如,美國空軍在1991年的“沙漠風暴”軍事行動和2003年開始的伊拉克戰爭中,由於密集使用電磁武器和機載反雷達導彈以及無線電電子幹擾,完全破壞了伊拉克的防空係統。

單機幹擾(幹擾機型號)

  空軍無線電電子戰的潛力將會由於使用電腦化的無線電電子幹擾而得到大幅度提高,也就是使用電腦病毒和用於破壞敵人無線電電子電腦化設施的專門程序的黑客行動。

  考慮到這些情況,近年來俄羅斯武裝力量在獨立的無線電電子戰部隊與分隊的基礎上建立了無線電電子戰兵。這個新的兵種包括各戰役戰略司令部編製中的無線電電子戰兵團、部隊與分隊。在武裝力量各集團軍和兵團準備與實施戰鬥行動期間,完全有理由需要提高無線電電子戰部門在指揮員和參謀部的作用與責任。(李有觀編譯自俄羅斯《軍工信使》周刊)

  獨家供稿 轉載須經編譯者本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