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說來也巧,《仁王》剛剛一測的時候看見如此“妖魔橫行”的舞台設定,就萌生要寫一寫有關東瀛妖怪的事。但是一整理才發現,內容如此之廣,如此之深,單拿一個著名的河童來說,日本各地從古至今就流傳著不同的故事,光這就夠寫上一陣的。因此,今次僅以遊戲為出發點,從入門的角度來淺析這個極具和風色彩的文化。
▋什麽是妖怪
相信要回答這個問題一點也不難,從小到大我們從書籍、影視劇、遊戲中都會接觸到,所謂“妖怪”這個形象,在自己的大腦中也絕對有一個形似可見的認知。但若要舉例來說,譬如蛇精、金角大王、天狗、貞子放在一起,他們真的是肝膽相照的同類嗎?
日本一家以怪談為主題的專門誌《幽》中曾說到,妖怪的定義角度有很多種,目前從民俗學上講,“是一種從古流傳下來的民間信仰,是一種超越了人類對客觀事物理解的怪異現象。”,不過這種說法即使在日本喜歡研究妖怪的圈子裏也是眾說紛紜,比如有些愛好者就認同日本民俗學大師柳田國男的觀點,即“妖怪均由喪失了信仰的神,降格墮落為妖怪。”
創刊於2004年的日本怪談專門誌——《幽》
《仁王》中提到,日本這個遙遠的東方國家信奉神道,所謂“八百萬神”棲息在島嶼之上。使用很久的房子、物器經過長年累月的洗禮,久而久之就會具有所謂的靈性,一旦這些靈開始做一些壞事,人們就會說是“荒神在作亂”。那妖怪就一定是邪惡的嗎?這個未必,沒有準確的答案。別說日本,就是中國也一樣,在《西遊記》中有那麽多想著吃唐僧肉的小妖,也有助師傅一臂之力的二師兄。
妖怪跟常說的“妖魔鬼怪”中“魔”、“鬼”有什麽差別
首先“魔”這一事物對於中日兩國遊戲中出現得屢見不鮮,比如《仙劍奇俠傳三》中魔君重樓,PS2《魔界轉生》中的魔王天草四郎,甚至從《鬼武者》係列再到如今的《仁王》,戰國梟雄織田信長的魔王形象可謂死了再活、活了再死,經久不衰......其實魔在中國文化中受佛教的影響很深,我們的神怪誌中常講,修行得道成仙成佛,反之心有惡念遁入魔道。在這一點上日本跟我們近似,所以說妖怪並非是魔,即使像柳田國男認為妖怪是神的降格產物,也沒有在他所著的《妖怪談義》裏把妖怪等同於魔。
創刊於1997年的日本妖怪專門誌季刊——《怪》
其次說“鬼”。在中國我們提到鬼,跟日本人提到幽靈是一個意思,都是指人死之後在世間飄蕩的靈魂。那麽妖怪跟鬼的差別就大了去了,在1997年創辦的日本妖怪專門誌《怪》中明確的提到幽靈也就是鬼跟妖怪的差別,“1,幽靈多半以人形出現,而妖怪不確定;2,幽靈多半以夜晚,諸如醜時出現,而妖怪可以無論白天夜晚隨時出現;3,幽靈是人死後無法成佛,又有生前未完成的事,因此飄蕩於世,而妖怪卻是由人對於事物長久以來的執念幻化而成。”
▋那麽妖怪究竟是什麽
在日本探討妖怪的論壇裏,亦或是專門誌上均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不過在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百鬼夜行繪卷之謎》的作者、同時也是日本研究妖怪領域素有“妖怪博士”之稱學者——小鬆和彥的答案似乎是一個對於妖怪很好的解讀。他認為,妖怪就誕生於人類自身的想象,在古代人類對於天災人禍無法用科學的視角去解讀,那麽就把內心的恐懼幻化成妖怪。因為人類這個族群,即對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感到恐懼,同時又樂此不疲於用想象去創造一個合理的解釋去說服自己。所以妖怪既不是人類,也不是神明,而是打破一些社會常規,虛構於幻想世界中,卻又根植於曆史長河裏的文化產物。
國際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長、日本民俗學者、作家——小鬆和彥先生
▋百鬼夜行
前麵我們提到了百鬼夜行,包括在以安倍晴明、源博雅為主要人物的小說《陰陽師》中也經常提及,那麽百鬼夜行究竟是什麽?它跟我們所要講的妖怪又有什麽關係?
其實百鬼夜行在日本民俗界中有兩種解讀,一種是從字麵上,是指一大群妖怪在夜間行走時的樣子;另一種是指一幅畫卷,《百鬼夜行繪卷》,其中這幅繪卷以真珠庵本最古老也是最傑出。這幅繪卷目前保存於京都大德寺真珠庵,相傳為日本室町時代土佐光信所繪,是日本如今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
真珠庵本《百鬼夜行繪卷》局部
除此之外,在江戶時代也出現了跟真珠庵本不同的百鬼夜行繪卷,如1748年狩野宴信曾在屏風上繪製一幅百鬼夜行圖,用於當時幕府贈送給朝鮮。與真珠庵本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這幅圖不光單獨描繪妖怪,而是給其賦予了一個蕭瑟陰森背景,描繪妖怪們在秋季行走於寂靜的樹林之間。
▋神隱
說到日本妖怪文化,就不得不提到“神隱”。神隱,日文寫作“神隠し”,在日本民俗學中廣泛認為神隱意為被神明或妖怪所隱藏起來的地方。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千尋前往的燈火輝煌的湯屋所在地就為神隱;去年在亞洲大熱的動畫作品、新海誠監督的《你的名字》裏,三葉在糸守町中把口嚼酒供奉之地也是屬於神隱。
千與千尋
民俗學大師柳田國男曾在其著作中解釋到,神隱多與古代兒童相關,一些人家的小孩突然間不知所蹤,而後無論怎麽搜尋均找不到任何線索,這種事件多半與神隱相關。想到《仁王》九州篇中,時不時會從亡者靈魂中“聆聽”到人突然失蹤的消息,不由得在玩的途中聯想到被邪惡妖怪所控製的神隱之地,或許就隱藏在玩家的附近......
▋九十九武器與九十九神
九十九武器在《仁王》的世界裏,是由玩家自身所選用的守護靈所引發,一旦滿足觸發要求,不同的守護靈會賦予玩家角色不同的屬性,得以達到強化自身的目的。而在日本妖怪文化中,“九十九”可是一個重要的字眼,所謂九十九神,正是源於此。
仁王中的“九十九武器”
九十九神,也有另一種稱謂為“付喪神”,日文寫作“つくもがみ”。之所以會讀作つくもがみ,這一典故在平安時代的《伊勢物語》第63段中曾有記載,つくもがみ源意為“九十九發”,象征著隻差一年就百歲,已經白發蒼蒼的樣子。這一點也正合民俗學中對付喪神的理解,學者認為,事物經過長年累月至少百年的洗禮,或是積生出怨氣、或是感悟到善念,這些情感越積越多從而引發出靈性。前麵我們講到,在日本妖怪文化裏,並非所有的妖怪都是邪惡,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會看見《仁王》中協助玩家對抗強大勢力、關鍵時刻保你免遭落命的各類守護靈。
▋式神
在平安題材的作品中,諸如《陰陽師》,我們經常可見“式神”這一詞匯,即使在《仁王》中我們在大宰府盡頭打完第三個BOSS後,NPC會對我們講那是我的式神。那麽式神究竟是什麽?
《不動利益縁起繪巻》中描繪安倍晴明與他的式神們
式神其實屬於日本陰陽道中陰陽師們所使用的一種法術(姑且可以這麽理解),這種法術可以召喚出一些東西,或者賦予一些東西靈性以供差遣。因此式神並非是妖怪,它可以是妖怪,可以是神怪,也可以是幽靈,甚至還可以是靈氣。
式神的出現跟目前民俗界某些對妖怪產生的說法相類似,式神是由陰陽師的內心所思所感而幻化而來,也正因這樣,式神的正善醜惡與否,完全取決於陰陽師本身。
▋各地的妖怪們
在日本,提到妖怪似乎有一點很有趣,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特色的妖怪,比如像小豆洗就肯定隻存在於山穀河流地帶。《仁王》裏把遊戲大地圖割裂成九州、中國、近畿、東海等不同篇章,我們現在看看日本民俗文化中,存在於這些地方比較有代表性的妖怪都有哪些。
九州篇:九州地區中比較有代表的是鹿兒島縣的“一反木棉”,宮崎縣的“山女”,以及熊本縣的“不知火”。
一反木棉:一反是日本的度量麵積的單位,木棉就是指棉花,它的整體形象就是一條飄動的棉花布。相傳隻要在鹿兒島的山間小路中走夜路,一反木棉就會出現,它會把行者卷起來帶到半空中。一反木棉曾出現在水木茂的漫畫作品《鬼太郎》中。
一反木棉
山女:山女就是指住在山中的妖怪,多以女性形象出現,同時也出現在日本其他地區諸如岡山、德島、岩手等縣。在宮崎縣中,相傳山女頭發長及地麵,若路中相遇,切莫問她為何在此處。
山女
不知火:不知火是九州妖怪中火怪中的一種,形象多為海麵上移動的鬼火。相傳在日本陰曆7月中若風的新月之夜,在八代海與有明海上可以見到。在《肥前國風土記》中曾提及,當時景行天皇在前往熊本的途中,坐船曾遇不知火。
不知火
中國篇:中國地區比較有代表的是山口縣的“牛鬼”,島根縣的“小豆洗”,以及廣島縣的“海坊主”。
牛鬼:牛鬼屬於西日本比較著名的妖怪,多現於海岸邊,性格凶殘,形象多以牛頭鬼體蜘蛛足出現,部分當地人也稱其為“土蜘蛛”。相傳鐮倉時代,牛鬼曾現身於寺院,口吐毒氣,殺害了在場的數十位僧侶。
牛鬼
小豆洗:小豆洗多出現在河川山穀間,在河川底下唱歌歌謠,一旦路人聞聲走近,必然會被其拉入水中。
小豆洗
海坊主:海坊主居住在海中,多出現在夜間,形象多為一個巨大的黑色巨人。在江戶時代的《奇異雜談集》中記載在從伊勢國出發前往伊良湖岬途中的一艘船隻,曾在海麵上遇見體態巨大,氣勢堪比神明的海坊主。
海坊主
近畿篇:近畿地區中比較有代表的是京都府的“酒吞童子”,以及大阪府的“滑頭鬼”。
酒吞童子:酒吞童子是平安時代京都最著名的妖怪,形象多為俊美的少年外貌,喜好飲酒,多以引誘來的年輕女性為食,相傳在平安時代,源賴光曾斬殺酒吞童子,取其首級。
酒吞童子
滑頭鬼:據說在旁晚時分,遇見前來敲門的陌生客人,一定要格外留神,尤其是衣著光鮮的老人,很可能你就遇上了滑頭鬼,一旦他進屋坐下,就再也不會想走了。
滑頭鬼
東海篇:東海地區中比較有代表的是靜岡縣的“木葉天狗”,以及三重縣的“一目連”。
木葉天狗:木葉天狗多出現於江戶時代的妖怪奇談中,又以“境鳥”稱其。木葉天狗在文獻描繪中多以人臉人身、鳥足,以及巨大羽翼的形象出現。鬆浦靜山在隨筆集《甲子夜話》第73卷中對木葉天狗有過描繪。
木葉天狗
一目連:在三重縣地區,提到一目連,多半會把其與天目一箇神相提並論,它算是日本妖怪中與神明比較接近的妖怪,掌握天氣變化的本領。
▋仁王中的“妖怪”注解
講完了現代存在於日本民俗學或妖怪文化圈子裏各地的代表妖怪,接下來最後這一部分,我們講講《仁王》遊戲中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妖怪,不屬於妖怪範疇的我們今次就不在其中進行討論,還望讀者見諒。
鬼火:跟前麵提到的不知火不同,關於鬼火,其實在日本各地均有傳說。神田左京所著的《不知火?人魂?狐火》中對鬼火的描述為,“由人或動物死後的怨靈所匯聚而成,時而成人形,漂浮於空中。”《仁王》中鬼火的形象就被製作為,一具發著火光的頭顱,漂浮於空中。
《仁王》中的鬼火形象
唐傘妖:日文寫作“からかさ小僧”,在室町時代的《百鬼夜行繪卷》中被描繪成頭頂一把雨傘,其上一隻眼睛,單足而立的妖怪。到了江戶時代,一隻眼,一隻腳已經成為唐傘妖最具特色的形象,很多歌舞伎在一些表演中也會扮演唐傘妖來進行有趣的演出。明治時代以後,唐傘妖更是多出現於民間民俗文學中,成為經典的妖怪之一。
歌川芳員《百種怪談妖物雙六》中唐傘妖的形象
琵琶牧牧:在鳥山石燕的《百器徒然袋》中對其描繪為一隻身體為人形,頭頂為琵琶,雙目緊閉的妖怪。
鳥山石燕《百器徒然袋》中的琵琶牧牧形象
河童:河童應該是國內玩家對於日本妖怪中知曉最多的一個,河童的形象不止在遊戲裏,在很多動漫作品中也屢見不鮮,例如《河童之夏》、《滑頭鬼之孫》、《夏目友人帳》、《荒川爆笑團》、《地獄老師》等等。在日本,河童近乎出現在日本各地民俗怪談中,像神奈川、廣島、長野、福岡等縣均有自己不同的河童傳說。不僅如此,在主流文壇也經常可見河童身影,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一代日本文豪芥川龍之介的短片小說《河童》。有關於河童的起源,目前在日本民俗學中也說法不一,有些學者與妖怪愛好者認為河童原本為河川中的神明,有些認為河童最早是來源於山中慢慢才居住於水源之地,更有一些說法認為河童原本是不存在的生物,而是安倍晴明的式神幻化而成。不管怎樣,河童終究是日本妖怪中出現在各類作品裏最頻繁的,在《仁王》中給玩家“送”東西的河童想想其實也是蠻可愛的。
《仁王》中的河童形象
雪女:雪女算是日本妖怪中比較古老的一位,在室町時代的典籍中多被描繪為一襲白衣獵殺男子的凶烈妖怪,在小泉八雲的《怪談》裏,就形容雪女為“集美豔與凶惡為一體的存在”。雖然雪女的形象多為描寫為攻擊男子,但在新瀉縣也有雪女在冬日裏挖取小孩肝髒保持自身美貌的傳說。雖然各地對於雪女的描繪會稍有不同,但美豔這一詞似乎都一致得到統一,即使在《仁王》中,雪女也算是BOSS裏“顏值”較高的一位。
《仁王》中的雪女形象
鳥天狗:鳥天狗也有地區叫其鴉天狗,同大天狗一樣,身著山伏裝束,人臉鳥嘴,背部為一對羽翼。鳥天狗的原型並非起源於日本,而是由印度佛教傳來,由天龍八部中迦樓羅演變而來。在如今日本京都、鐮倉、袋井等地可以見到數座鳥天狗的供奉雕塑。
《仁王》中的鳥天狗形象
大入道:大入道是指巨大的僧侶模樣的妖怪,就像之前講到的海坊主一樣,個頭巨大。在兵庫縣《西播怪談實記》中把其描繪為身形有如一座巨大山峰,氣勢洶洶,好像山穀中的神明一般;在愛知縣的民俗記載中曾寫到,在江戶時代末期,曾有商人在商旅中遇見大入道,頭部巨大而脖頸細長。不過說到《仁王》,其中的大入道未免給人舌頭太過於長的“震撼”。
《仁王》中的大入道形象
鵺:在《平家物語》中,鵺被描繪為擁有一張猴子的臉,犬類的身軀,老虎的四肢,而尾部是一條毒蛇的妖怪,這樣的描繪分別對應著寅虎、巳蛇、申猴、乾犬。無論是在鳥羽天皇所在的平安時代,還是後來的江戶時代,鵺的形象多為充滿怨氣的妖怪,盤踞在寺院或城郊。在《仁王》中這個與暴雷相伴的BOSS,似乎也是對鵺的形象一次不錯的詮釋。
《仁王》中鵺的形象
怨靈鬼:怨靈鬼的形象在傳統日本妖怪中並沒有,應屬《仁王》自行根據民俗典籍創造,在日本民俗妖怪中,僅有怨靈這一妖怪。不過二者相差不大,均有世間的怨念積累久了幻化成形體,具有邪惡的攻擊性。相信在遊戲初期,怨靈鬼也是低等級少裝備的玩家對付起來比較頭痛的怪之一。
《仁王》中怨靈鬼的形象
塗壁:塗壁是日本福岡縣的代表妖怪之一,是一個牆壁形的妖怪,專門阻止夜間行走於此的人。現代學者普遍認為塗壁首次在文學作品中以妖怪形象登場,要屬日本民俗學會在1938年發行的機關雜誌《民間傳承》第37卷中,除此之外在知名妖怪漫畫《鬼太郎》中也可見塗壁的身影。《仁王》中基本上還原了塗壁在民俗中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其一個良好的出現時機。
《仁王》中塗壁的形象
▋後記
個人乃日本妖怪文化的愛好者,但絕不敢說精通,本文的目的也是希望喜愛日本妖怪文化的朋友可以一起共同探討,曾經沒有關注但從《仁王》遊戲中有過了解的朋友,希望本文也能讓你成為入門日本妖怪文化的契機之選。文本所參考的資料有限,多有不足之處,還望多多指教!
參考資料:
村上健司《妖怪事典》每日新聞出版社,2000年。
柴田宵曲《奇談異聞辭典》築摩書房,2008年。
柳田國男《妖怪談義》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年。
田中貴子《現代語義“付喪神記”》河出書房新社,1999年。
更多內容請關注機核網
點擊【閱讀原文】給原作者點讚!
↓就這兒!戳死我!